
橋梁自動化監測的實施需結合橋梁類型、結構特點及風險評估,通過傳感器選型、數據采集與傳輸、數據分析與處理、預警與評估等環節構建系統化方案。以下從實施步驟、系統架構、監測內容、設備選型、數據分析及項目可持續性六個方面展開說明:
一、實施步驟與操作指南
1設備選型與安裝
傳感器選擇:根據監測需求(如變形、應力、振動、環境因素)選擇高精度傳感器,例如:
變形監測:GNSS(全球導航衛星系統)用于三維位移監測,靜力水準儀監測沉降,傾角儀監測傾斜。
應力監測:振弦式應變計監測混凝土受力,光纖光柵傳感器監測應變與溫度。
振動監測:加速度傳感器捕捉振動頻率與振幅,分析結構動力特性。
環境監測:風速儀、溫度傳感器監測風荷載與溫度變化。
安裝要求:傳感器需安裝在關鍵部位(如主梁、橋墩、索塔),確保安裝位置合理、數據采集準確。安裝后需調試,保證設備正常運行。

2、數據采集與傳輸
數據采集系統:具備實時采集、存儲和傳輸功能,支持高頻采集(如振動數據)與巡回掃描(如多測點位移監測)。
傳輸方式:有線傳輸(光纖、網線)適用于穩定場景,無線傳輸(4G/5G、LoRa)適用于大跨度橋梁或野外環境。
3、數據分析與處理
預處理:對原始數據進行濾波、去噪,消除環境干擾。
趨勢分析:通過長期數據跟蹤,識別性能退化趨勢(如預應力損失、剛度下降)。
損傷識別:對比實時數據與健康基線模型,定位潛在損傷。
健康評估:結合機器學習算法,預測橋梁剩余使用壽命。
4、預警與評估
分級預警:設置三級報警機制(黃色、橙色、紅色),根據數據異常程度觸發不同響應。
5、報告與反饋
定期報告:生成日、周、月、年報,包含健康狀況、監測數據分析。
實時反饋:通過Web端或移動端可視化平臺展示數據,支持權限管理。
二、系統架構設計
1、感知層:由傳感器網絡構成,實時采集結構響應與環境數據。
2、數據采集層:將傳感器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,支持多通道同步采集。
3、傳輸通信層:通過有線/無線方式將數據傳輸至云平臺或本地服務器。
4、云平臺層:提供數據存儲、處理、分析功能,支持多傳感器數據融合。
5、應用層:實現預警發布、報表生成、權限管理,為決策提供支持。
三、監測內容與設備配置
1、結構變形監測
核心參數:沉降、位移、傾斜。
設備配置:GNSS、靜力水準儀、傾角儀。
應用場景:大跨度橋梁(如斜拉橋、懸索橋)的三維位移監測。
2、應力監測
核心參數:應變、應力。
設備配置:振弦式應變計、光纖光柵傳感器。
應用場景:主梁、橋墩、拉索等關鍵構件的受力狀態監測。
3、振動監測
核心參數:振動頻率、振幅、模態參數。
設備配置:加速度傳感器。
應用場景:風致振動、地震響應分析。
4、環境監測
核心參數:風速、溫度、濕度。
設備配置:風速儀、溫度傳感器。
應用場景:風荷載與溫度變化對結構的影響分析。
5、專項監測
索力監測:磁通量傳感器或頻率法測量索力。
支座位移監測:位移計/拉線傳感器監測支座滑動。
四、設備選型原則
1、針對性:根據橋梁類型(梁橋、拱橋、斜拉橋、懸索橋)選擇核心設備。
2、可靠性:優先選擇長期穩定性好、抗干擾能力強的傳感器(如振弦式傳感器)。
3、集成性:確保傳感器與數據采集儀兼容,支持統一平臺管理。
4、環境適應性:設備需具備高防護等級(如IP67),適應惡劣環境。
關于我們
重慶租個量專業從事測繪測量18年,公司擁有全系列測量儀器設備,可租可售,以及所用傳感器、物聯網等。公司所開發的自動化監測平臺(AMP)、傳感器云平臺(SCP)已在多條軌道交通線路、大型水電站自動化監測中廣泛應用。除此之外公司有一支專業的技術團隊,為您提供完善的解決方案,可現場勘察,項目實施,后期運維等一站式服務,想了解更多詳細方案,歡迎來電咨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