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使用徠卡電子水準儀(如徠卡DNA03型號)時,為了確保測量的準確性和可靠性,通常需要設置以下關鍵參數:

一、儀器基本設置
1、對比度(Contrast):調整顯示屏的對比度,以便在不同的光照條件下都能清晰地讀取數據。
2、地球曲率改正(Earthcurv):根據測量需求,選擇是否進行地球曲率改正。對于高精度測量,通常建議開啟此功能。
3、小數位(Decimal):設置數據顯示的小數位數,以滿足不同測量精度的要求。
4、用戶自定義鍵(UserKey):根據個人習慣,將常用功能分配給用戶自定義鍵,提高操作效率。
5、系統提示聲(Beep):開啟或關閉系統提示聲,以便在操作過程中獲得及時的反饋。
6、數據輸出(DataOut):設置數據輸出的方式和端口,以便將測量數據傳輸到計算機或其他設備進行進一步處理。
7、自動關機(AutoOFF):設置儀器的自動關機時間,以節省電池電量。
8、液晶加熱(DSP-Heater):在低溫環境下,開啟液晶加熱功能以確保顯示屏正常工作。
9、i角改正(Coll.err):定期檢測并輸入i角改正數,以消除儀器誤差。
二、測量模式設置
1、單次測量(Single):適用于需要快速獲取單個測量值的情況。
2、多次測量(Mean):儀器自動執行多次測量并計算平均值,適用于需要提高測量精度的情況。通常n=3,n可以取2-99的數字。
3、測量方法選擇:根據測量需求選擇合適的測量方法,如BF雙轉點模式、BF常規模式、aBF往測模式、aBF返測模式、BFFB雙轉點模式、BFFB常規模式、aBFFB返測模式等。
三、限差設置
1、激活精密模式(Precise):開啟精密模式以提高測量精度。
2、視距差設置(DistBal):設置前后視距差的限差值,以確保測量過程中視距差在允許范圍內。
3、測站最大視距(MaxDist):設置測站的最大視距限差值,以避免因視距過長而導致的測量誤差。
4、標尺最大最小讀數設置(StafEnds):設置標尺的最大和最小讀數限差值,以確保標尺讀數在有效范圍內。
5、測站高程差(StatDif):設置測站高程差的限差值,以監測測量過程中高程差的變化情況。
6、前后視兩次讀數差(B-B/F-F):設置前后視兩次讀數差的限差值,以消除因讀數誤差而導致的測量誤差。
7、測站前后視距差(DistB-F):設置測站前后視距差的限差值,以確保測量過程中前后視距差在允許范圍內。
8、轉點差(TurnDif):設置轉點差的限差值,以監測轉點過程中的測量誤差。
9、累計視距差限差值(TDistBal):設置累計視距差的限差值,以避免因累計視距差過大而導致的測量誤差。
10、最短視距值設置(MinDist):設置最短視距值,以確保測量過程中視距不小于最小允許值。
四、通訊設置
1、波特率(Baudrate):設置數據傳輸的波特率,以確保與計算機或其他設備的通訊速度匹配。
2、數據位(Databites):設置數據傳輸的數據位,通常選擇8位。
3、奇偶校驗(Parity):設置數據傳輸的奇偶校驗方式,以確保數據傳輸的準確性。
4、停止位(Stopbit):設置數據傳輸的停止位,通常選擇1位。
5、結束標記(Endmark):設置數據傳輸的結束標記,以便接收端能夠正確識別數據的結束位置。
五、其他設置
1、編碼存儲設置(Codeset):設置編碼的存儲方式,以便在測量過程中記錄編碼信息。
2、GSI格式設置(GSI-Format):設置數據輸出的GSI格式,以便與不同的數據處理軟件兼容。
3、時間顯示和設置:設置系統的日期和時間,以便在測量過程中記錄準確的時間信息。